上道
十二件文物带你重回古代重阳节|传统佳节
上道专业号 | 2023-10-23

文博时空 作者 郑文灏“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7 岁的唐代诗人王维漂泊在外,重阳登高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亲人。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李白《九日登山》)诗仙李白重阳节登山想起了陶渊明,陶渊明淡泊名利、归隐山林的形象已经紧紧与酒、与菊联系在一起,而赏菊、饮菊花酒也已成为重阳节的习俗。

重阳节不仅是泛酒登山,而是思接千载,与心慕的古人精神上融汇。登临山顶,极目远眺,过去与未来的交织中,一切的思绪都是如此的真实可感,古人的胸臆与情怀,也就在刹那间体味到了

重阳的内涵,远不止“老人的节日”那样简单,在其背后,是农耕文化的延续,故土之情的寄寓,会友作乐的雅兴,还有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期冀。随着秋意渐浓,在重阳节即将到临之际,让我们跟随重阳文物,一起探寻这个古老节日的来历与内涵。

九九重阳的寓意

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日期在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九”数在《易经》中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九九归真,一元肇始,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

据史料记载,重阳节源自天象崇拜,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唐代以后。据现存史料及考证,上古时代有在季秋举行丰收祭天、祭祖的活动;古人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祭祖,以谢天帝、祖先恩德的活动,这是重阳节作为秋季丰收祭祀活动而存在的原始形式。

重阳登高之由来

东汉之后,重阳节多了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位叫做费长房的名医,“悬壶济世”、“药葫芦”之说便由他而来(《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费长房以治病救人而闻名,吸引了众多学徒学习医术,其中桓景是其得意门徒,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中记载了桓景跟随费长房游学的事。桓景一直觉得自己医术未臻精湛,渴望多跟随师傅学习。在一个八月下旬,费长房催促桓景返回家乡照顾家人,因为九月初九当天,家里将遭遇灾难。桓景误以为师傅赶他走,苦苦哀求。最终,费长房告知桓景应该回家避灾,每人制作红布袋,装茱萸,绑在手臂上,然后爬山顶喝菊花酒,以此来避免灾难。桓景遵循师傅的建议,赶回家,准备一切。到了九月初九,全家人共同登山,喝酒,度过一天。当他们返回家时,发现家畜却都死了,这才明白了费长房告诫的重要性。

这个故事传遍了当地,汝南百姓每年九月初九都会模仿桓景,希望能借此避免灾难。时间一长就传开了。

明 《有象列仙全传》九卷 壶公费长房

除了费长房与桓景师徒二人的传说,古代还有重九一“阳”登勤之日,地气上升,天气下降的说法。古人为了避免接触到邪佞之气,所以在九九这一天登高以避邪佞之气。“登高”也就成了重阳节的重要习俗。

清 石涛《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图》

石涛,明朝靖江王十世孙,工诗文,善书画。其画擅山水,兼工兰竹。其笔墨技法注重师法造化,习惯于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画风新颖,富有变化。此画基于王维的诗歌意境,利用山水之恣意蕴含重阳登高之题材,作画时皴点并用、纵横排奡,用轻柔之笔体现了思念之情。

清 石涛《重阳登高图》

石涛中年画的这幅《重阳登高图》,却偏偏画了幅重阳雨后懒得登高。其题识为:“重阳无雨懒登高,笔写苍山兴自豪。笑煞当时梅道者,改将浓墨搨枯焦。丁子九日清湘石涛济道人漫设于青溪。”画中有两位文人,一位泛舟湖上凝望天空,一位站在书斋之中眺望远方,悠闲清雅,还有几丝秋日的孤独与萧瑟。

清 任颐《人物故事图屏之“九日登高”》(局部)

晚清著名花鸟和人物画家任颐(1840 年-1895 年),即任伯年,与吴昌硕、蒲华、虚谷齐名为“清末海派四杰”。 此画笔墨简逸,设色明净淡雅, 线条明快,人物表情细腻。

清 袁江《风雨重阳图》

“令节晓澄霁,四郊烟霭空。天清白露洁,菊散黄金丛。”(李适 《 重阳日即事 》)重阳时节,秋高气爽,正是一年中气候宜人的时候。若至晴初霜旦,至一山远望,见漫山花林并茂,在雨雾中若有如无地呈现独属秋日的烂漫和生机,也别有一番风味。

至清代,皇家也有重阳登高的习俗,那时登的主要是香山。

陶渊明在菊花中看到自己

大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月令》中记载唐时重阳风习:“重阳之日,必以肴酒,登高眺远,为时宴之游赏,以畅秋志。酒必采茱萸、甘菊以泛之,既醉而还。”

关于喝菊花酒习俗的起源有多种说法,一说起于上古,由杜康创造,另一说起于汉初,源自宫廷。不论何种说法,将菊花和酒紧密联系,并赋予文化内涵、影响深远的是晋代田园诗人陶渊明(约 365—427 年)。

20 岁时陶渊明开始了他的游宦生涯,几度当官,却又几度回归田园。义熙元年(公元 405 年)8 月,陶渊明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令。11 月,其妹卒于武昌,陶渊明作《归去来兮辞》,解印辞官,正式开始了他的归隐生活,这时正是四十不惑的年纪

没想到的是,三年后家中起火,宅院尽毁,被迫迁居,此时的陶渊明生活困顿,但却淡泊名利,未再出仕。南朝宋檀道鸾《续晋阳秋》载:陶潜尝九月九日无酒,宅边菊丛中,摘菊盈把,坐其侧久,望见白衣至,乃王弘送酒也,即便就酌,醉而后归。

说的是陶渊明归隐后闲居家中,某年重阳,他家贫无酒,只是在自家门前赏菊良久。但正巧,时任江州刺史的王弘派人送来了酒。陶渊明并不觉得自己寒酸落寞,便不推不拒,坦然接过美酒,畅饮至醉,留下了著名的“白衣送酒”的典故。

陶渊明一生更是酷爱菊花和酒,他在《九日闲居》诗序中写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据现代作家和盆景专家周瘦鹃所考,陶渊明所爱的菊花,是一种名叫“九华菊”的品种,白瓣黄心,花头极大,有阔达二寸四五分的。花有清香,枝叶疏散,九月半才开放。陶诗中有九华这个名称,而现在似乎已断了种,即使尚有此种,也许名称却已改变了。

菊花品性高洁,傲岸不屈,不计贫瘠,不计偏远,怡然自得,显示出茂盛的生命力。陶渊明在菊花中看到了自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成为士大夫淡泊名利、回归生命本真的写照,历代文人对于赏菊题材的书画作品也常以陶渊明为原型进行创作。

明 杜堇 《陶渊明赏菊图》 现藏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本幅依据陶渊明《归去来辞》诗意,描绘陶渊明归后策杖吟诗的情景。居中的陶渊明,头戴儒巾,身穿宽袍,手持策杖,衣带飘然,神情潇洒,画中运用白描手法,衣纹近似兰叶描,略加转折顿挫,简劲秀逸。

明 唐寅《采菊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在唐伯虎的画中,陶渊明持杖而行,一仆手捧瓶菊随侍。我们仿佛看到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远画面。“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菊的芬芳,代表着君子高洁的品格,是陶渊明不落世俗,高风亮节的最好指代。该作虽有唐寅款识,然衣纹板滞柔弱,疑为后人伪讬之作。

清 石涛《陶渊明诗意图》

石涛的这幅《陶渊明诗意图》,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陶渊明笔下的田园之乐,让人体会到了陶渊明的精神世界,感受到了“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无我之境。

重阳习俗

除了登高、饮菊花酒,重阳节还有一些有趣的习俗。

1、 重阳骑射

先秦九月举行大规模田猎和军事操练的习俗,在汉代以后也得到流传。据《南齐书》记载,南朝宋武帝刘裕规定九月九日为骑马射箭、检阅军队的日期——而这可能就是后世“沙场秋点兵”的起源。而后世流行的“重阳糕”相传就是当年发给士兵干粮的遗制。到了唐代,“重阳骑射”发展成“重阳竞射”,成为唐宋时期一项重要的重阳节竞技习俗,王公贵族乐此不疲。

2、吃花糕

除了饮酒、赏菊、登高外,吃重阳糕也是重阳节的一大习俗。因“糕”与“高”字同音,也是步步登高的意思。到了宋朝,人们过重阳节时,除了要互相馈送重阳糕外,对于重阳糕的装扮也多有讲究。据《梦梁录》卷 5《九月》记载,重阳节人们把米粉用糖水和匀,做成米糕,上笼蒸熟,出笼后,为了好看,还在顶上插一面小旗帜,端着给邻居家送过去。当然,除插旗外,重阳糕还有别的装扮,南宋三大将领之一的张俊重阳节送给宋高宗的糕点就是把它们扎成假山和盆景的样子。

明 朱瞻基《行书七绝重阳诗页》

宋 宋徽宗《文会图》

3、放纸鸢

放纸鸢是南方过重阳节的主要习俗之一。民间过重阳节是以放纸鸢(风筝)为主要特征的。光绪《惠州府志》亦有记述。在民间传统,重阳节除了登高,放纸鸢也是一个特色。《漳州府志》曾记载:“九月登高,童子作纸鸢放于野,方言谓之‘放公叉’。”

齐白石《五童纸鸢图》

4、会友赏菊

唐朝时人们对重阳节赏菊已十分重视,当时的诗人在咏九日的作品中,涉及到菊花的比比皆是。王缙的“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生动形象地说明唐朝已形成“无菊不重阳”的风尚。在京城,几乎家家都种有菊花,在重阳节人们用盆菊堆成前低后高的山形,称为“九花山子”。

唐诗云“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人们多取菊花吉祥、辟邪、康宁之意,以此寄寓对生活的期望。《东京梦华录》有一段记述:“九月重阳,都下赏菊有数种:其黄白色蕊若莲房曰万龄菊;粉红色曰桃花菊;白而檀心曰木香菊;黄色而圆者曰金铃菊;纯白而大者曰容菊,无处无之。酒家皆以菊花缚成洞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彼时赏菊之风蔚然大盛,而与三两好友一起饮酒赏菊,成为了重阳节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清 陈枚《月曼清游图册》之重阳赏菊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