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道
春秋战国历史成语典故大全
上道专业号 | 2024-9-28

春秋时期

问鼎中原

据说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遣使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鼎象征王权,庄王问鼎,表明夺权之心。

夏、商、周三代以九鼎为传国重器,奉为象征国家政权的传国之宝,为得天下者所据有。公元前606年,楚庄王借口讨伐陆浑之戎(今河南嵩县东北),把楚国大军开至东周首都洛阳南郊,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

即位不久的周定王忐忑不安,派善于应对的王孙满去慰劳。实力雄厚、图霸天下的楚庄王见了王孙满,询问九鼎大小轻重。王孙满听出了弦外之音,答道:“九鼎的大小轻重在乎德义的有无,不在乎鼎的自身。”楚庄王见王孙满拒绝了他,就夸耀楚国的军事力量加以威胁,说道:“不要自恃有九鼎,光楚国士兵在战场上折断的敌人的戈尖矛头,就足以铸成九鼎。”面对雄视南方、倨傲少礼的楚庄王,善辩的王孙满进行了巧妙的反驳,他先绕开楚庄王的话锋,大谈九鼎制作的年代和传承的经过,他说:“大禹统治天下,天下九州,每州都送来出产的青铜,铸成了九鼎,象征整个天下。夏桀无道,鼎就迁到商朝;过了六百年,商纣暴虐,鼎又迁到了周朝。可见,只要有德义,鼎虽小也很重,重得很难搬得走;如果没有德义,鼎虽大也很轻,轻得很容易失去它。从周成王把鼎安放在郏鄏那算起,已经传了三十代,七百年。”最后又说:“周室虽然衰微了,但是天命还没有完,还不到被人取代的时候,所以宝鼎的轻重,你还是不要打听了吧。”听了王孙满义正词严的一席话,楚庄王打消了非分之想。他也自知还没有取代周室的实力,于是偃旗息鼓,泱泱离去。

自从楚庄王率军进军中原,并于中原“问鼎之小大轻重”以后,人们便将中原之外的政治和军事势力觊觎中原的疆土财物,统称之为“问鼎中原”。中国从夏商周开始,王朝的更迭便成为常态,各个朝代“你方唱罢我登场”,逐鹿问鼎的金戈铁马、猎猎旌旗让人目不暇接,而无论最终那方成功夺取天下,其最重要的因素无一不是有德,与有鼎无鼎并无太大关系。

退避三舍

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闻讯,逃出了晋国,在外流亡十几年。经过千辛万苦,重耳来到楚国。楚成王认为重耳日后必有大作为,就以国君之礼相迎,待他如上宾。

一天,楚王设宴招待重耳,两人饮酒叙话,气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问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晋国当上国君,该怎么报答我呢?”重耳略加思索说:“美女侍从、珍宝丝绸,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兽皮,更是楚地的盛产,晋国哪有什么珍奇物品献给大王呢?”楚王说:“公子过谦了。话虽然这么说,可总该对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托您的福。果真能回国主持朝政的话,我愿与贵国友好。假如有一天,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一定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如果还不能得到您的原谅,我再与您交战。”

四年后,重耳真的回到晋国当了国君,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晋文公。晋国在他的治理下日益强大。

公元前633年,楚国和晋国的军队在作战时相遇。晋文公为了实现他许下的诺言,下令军队后退九十里,驻扎在城濮。楚军见晋军后退,以为对方害怕了,马上追击。晋军利用楚军骄傲轻敌的弱点,集中兵力,大破楚军,取得了城濮之战的胜利。

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老马识途

春秋时期,齐桓公应燕国请求,带兵打败了山戎国的侵犯。在回国途中,大军在山谷里迷路受困。相国管仲建议用老马带路而化险为夷。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于春天出征,到凯旋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在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归路。虽然派出多批探子去探路,但仍然弄不清楚该从哪里走出山谷。时间一长,军队的给养出现困难。情况非常危急,再找不到出路,大军就会困死在这里。

管仲思索良久,有了一个设想:既然狗离家很远也能寻回家去,那么军中马尤其是老马也会有认识路途的本领。于是他对齐桓公说:“大王,我认为老马有认路的本领,可以让它在前面领路,带引大军出山谷。”齐桓公同意试试看。管仲立即挑出几匹老马,解开缰绳,让它们在大军的最前面自由行走。也真奇怪,这些老马都毫不犹豫地朝一个方向行进。大军就紧跟着它们东走西走,最后终于走出山谷,找到了回齐国的大路。

卧薪尝胆

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被迫向吴国求和。勾践和妻子在吴国为奴三年,饱受屈辱。期间,他始终不忘复仇之志,暗中积蓄力量。回国后,勾践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在自己的屋里挂了一只苦胆,每顿饭前都要尝尝苦味,提醒自己不忘雪耻。他身穿粗布,顿顿吃粗粮,跟百姓一起劳作,使越国很快富强起来。同时,他还重用范蠡、文种等贤才,励精图治,发展生产,使越国逐渐强盛起来。经过长期的准备,勾践终于率兵打败了吴国,夫差羞愧自杀。吴国被越国吞并,勾践成为春秋时期的最后一位霸主。

这个典故展示了勾践的坚韧不拔和忍辱负重。他通过卧薪尝胆的方式,时刻提醒自己要牢记耻辱,奋发图强。最终,他凭借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功复仇并实现了国家的富强。这个典故也告诉人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毅力,不断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的到来。

尊王攘夷

齐桓公在成就霸业时,曾得到管仲辅佐。此人在齐桓公继位前曾侍从齐桓公的政敌,为与齐桓公争夺王位,曾射过齐桓公一箭。但齐桓公上台后,看重管仲的才于,不计这一箭之仇,而是拜其为相,实施改革,终于国富兵强。春秋时期,周天子的地位一落千丈,诸侯王不再听命于周王,一些强大的诸侯趁机发动兼并战争,强迫其他各国承认其霸主地位。管仲辅佐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旗号,使齐国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

烽火戏诸侯

在春秋时期,周幽王是西周的最后一位君主。他宠爱褒姒,为了满足褒姒的欢心,不惜一切代价。据说褒姒不喜欢笑,周幽王便想尽办法逗她开心。有一次,他下令在骊山的烽火台上点燃烽火,各路诸侯看到烽火信号,以为有外敌入侵,纷纷率领兵马赶来救援。然而,当他们赶到骊山脚下时,却只见周幽王和褒姒在台上饮酒作乐,根本就没有敌人。褒姒看到诸侯们慌乱失措的样子,终于展露了笑颜。周幽王见状大喜,便多次点燃烽火以博褒姒一笑。

然而,这样的玩笑开多了,诸侯们开始不再相信烽火台的信号。当真正的敌人——犬戎族入侵时,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求援,但诸侯们以为这又是周幽王的玩笑,所以没有前来救援。最终,周幽王被犬戎族杀死在骊山之下,西周王朝也因此灭亡。这个典故反映了周幽王的昏庸无道,以及他对国家大事的轻率和不负责任。同时,也警示了人们要诚实守信,不可轻易戏弄他人。

兵不厌诈

出自《韩非子·难一》:“臣闻之,繁礼君子,不厌忠信;战阵之间,不厌诈伪。”春秋时期,齐国自齐桓公称霸之后,因为后继不力,退出了霸主地位。在整个中华大地,一个新的霸主呼之欲出。而楚、秦、晋都是有力的争夺者。

这个时候,楚国与晋国的矛盾已经不可调和。楚欲称霸必须向北进,而晋又如何肯向楚国低头。公元前633年。楚攻宋,宋虽然不失为一个二等强国,但也绝非是十七正盛的楚国的对手,宋向晋求救。这个时候,晋国出了个公子重耳,他在王位的争夺中败下了阵来,无奈之余。晋国并未派出大军与楚国正面交锋,而是攻打了楚国的附庸国曹和卫。楚国于是派并前来与晋决战,战争初期,楚占据上风,晋却使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使得秦齐皆助晋国。此时,楚成王见局势对己不利,便下令撤退。但是楚军主将子玉一心与晋决战,于是带领部队前来与晋军交战。

晋文公重耳当初争夺王位失利,被迫离开晋国落难他国的时候,一些小国却并不礼遇他,而楚王却给了盛情款待了他。楚王问重耳,如果他日你当上晋国国君,如何报答我?重耳恭敬的回答:如晋楚国之间发生战争,我命令军队先退避三舍(这个成语出于此时),再与您交战。

晋国面队来势汹汹的楚军,就主动的退后了三舍的距离,到达城濮。晋军的主动后退起到了诱敌深入的目的,也履行了当初重耳的诺言,可谓一石二鸟,得了便宜还卖了乖。最终,晋在城濮大胜了楚军,战争的过程就不必讲了,大家都清楚。楚国完败,子玉继承了楚军主将在战败后自杀的传统,但也不能用“惨”字来形容楚国,毕竟楚军主力还在,并未太多的伤及筋骨。这一战确立了晋的霸主地位,楚国也并未完全退出霸主的争夺,但秦晋在此一段时间内成为争霸的主角。

兵不厌诈”近乎完美的表现在了整个大战过程中,这也是晋国的优良传统,也是“诈”的最完美最忠实的执行者,秦楚等国常常是其玩弄的对象,例如赵盾先迎秦军,以立襄公弟,后反悔,不迎接不说,反而派并攻打护送的秦军。晋之后,秦国人优良的学习传统得到了发挥,也在“诈”字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和氏壁、骗楚王入秦扣押等等,可谓学有所成;而楚国在“诈”字上自然比不上前两位了,吃亏当然也就是不计其数了。


战国时期

负荆请罪

战国时,赵国有两位重臣廉颇与蔺相如,因蔺相如多次立功,赵王封他为相国,廉颇不服气,认为自己的武功盖过他的嘴。蔺相如为了国家,对廉颇多次避让,廉颇得知他的良苦用��后惭愧不已,便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家门请罪,从此两人和好,成为同生共死的交情。

纸上谈兵

战国时,战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饱读兵书,能健谈用兵之道,连父亲也难不倒他,自认为是天下无敌。赵奢认为他是纸上谈兵不知交通。后来赵奢死了,赵括顶替廉颇带兵,蔺相如等人极力反对,赵王坚持,赵括在长平之战中损兵40万。

三令五申

孙武流寓于吴,吴王想试试孙武的军事才能,就将180名年轻宫女交给孙武操练。孙武将宫女分作两队,让吴王的宠姬当队长。孙武向宫女们交代了口令之后击鼓传令,宫女们一阵哄笑,队伍乱成一片。孙武再一次下达命令,宫女们只觉得好玩,根本不听命令。孙武说号令既然已经明白又不听令,这是头领之罪,下令将两名队长处死。吴王急忙叫人传令不能斩杀王妃,孙武仍然杀了两个王妃。然后,孙武重新操练宫女,这回没人敢不听号令了。

围魏救赵

战国时,魏军围困赵国京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赵。田忌原想直接引兵去救赵国的邯郸,孙膑主张引兵去围攻魏国的京城大梁,魏必回兵自救,这样,不但能解除赵国的围困,还能使魏军疲劳不堪。田忌采纳了孙膑的策略,引兵直奔大梁。魏军闻讯急忙撤回围攻邯郸的部队,星夜回军援救大梁。走到桂陵,齐军以逸待劳迎击魏军。魏军大败,几乎全军覆没。

胡服骑射

战国时,赵国国君武灵王决心变革图强。武灵王见胡人(少数民族)身着窄袖短褂便服,骑着战马,边跑边射箭,行动迅疾,十分灵活,便决定向胡人学习,改革士兵服装,发展骑兵。不到一年功夫,赵国拥有一支强大的骑兵,经过南征北战,赵国成了当时有数的强国之一。

窃符救赵

战国时,秦国派兵围攻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向魏国求救,魏国派兵前去救赵。秦国听说魏国派兵救赵一事,派人去魏国威胁魏王,魏王屈服于秦国,下令让前去救赵的魏兵按兵不动。赵王向魏国公子信陵君写信求救。信陵君曾为魏王的宠妃如姬报了杀父之仇,信陵君请求如姬从魏王那里盗出了兵符,从而夺取了兵权,率领几万精兵,奔赴邯郸,打败了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三家分晋

战国时期,晋国是中原地区的强国之一。然而,到了春秋晚期,晋国的国君权力逐渐衰落,实权掌握在智氏、赵氏、韩氏、魏氏四大家族手中。其中,智氏的势力最为强大,智伯瑶担任晋国正卿后,更是野心勃勃,想要吞并其他三家。他向赵襄子索要土地,遭到拒绝后,便联合韩、魏两家攻打赵家。然而,在晋阳之战中,智伯瑶被赵襄子联合韩、魏两家反杀。

智氏灭亡后,晋国再也没有可以与韩、赵、魏三家相抗衡的力量,三卿便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册封韩、赵、魏三家为诸侯,晋国名存实亡。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这个典故反映了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残酷现实,以及权力和利益斗争的复杂性。同时,也揭示了国家分裂和衰落的深刻教训,警示人们要珍视国家的统一和完整。

围魏救赵

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庞涓率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威王命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认为魏军主力在赵国,国内空虚,于是提出“围魏救赵”的作战方针。他让田忌率军直捣魏国都城大梁,迫使庞涓撤军自救。在庞涓回师途中,齐军设伏截击,大败魏军。这个典故展示了孙膑的智谋和战略眼光。他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来迫使敌人撤军,从而达到了救援赵国的目的。这个典故也体现了战争中灵活多变、出奇制胜的战术思想。

合纵连横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为了自保或扩张势力,各国纷纷采取外交策略。其中,以苏秦和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提出了“合纵连横”的策略。合纵是指弱国联合,共同对抗强国;连横则是强国拉拢弱国,破坏其联合。

苏秦游说六国诸侯,提出六国应该联合起来,共同抵抗强大的秦国。他的主张得到了六国君主的认同,六国结成合纵联盟,共同对抗秦国。然而,秦国采用张仪的连横策略,逐一瓦解了六国的联盟,最终逐个吞并了六国。

这个典故反映了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复杂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它告诉我们,在复杂的国际关系中,外交策略的运用至关重要。同时,也警示我们,在追求自身利益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利益和感受,避免因为短视和自私而引发更大的冲突和危机。

商鞅变法

战国时期的秦国,为了增强国家实力,进行了一系列深刻的改革。其中,商鞅变法是最为著名的一次。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法律等领域的改革措施。

在经济方面,商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鼓励农业生产,提高粮食产量;在政治方面,他实行军功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选拔有才能的人担任官职;在军事方面,他推行严格的军事训练和管理制度,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此外,商鞅还推行法治,制定了严密的法律体系,规范了社会秩序。

商鞅变法使秦国的经济、政治、军事等方面都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秦国日后的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个典故告诉我们,改革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发展需求。

荆轲刺秦王

战国时期,燕国为了抵抗秦国的侵略,派出了勇士荆轲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带着燕督亢地图和樊於期的首级作为礼物,以拜见秦王的名义接近他。在献上地图时,图穷匕见,荆轲拿起藏在地图中的匕首刺向秦王。然而,秦王反应迅速,挣脱了荆轲的束缚,并在众人的帮助下制服了荆轲。最终,荆轲被秦王处死。

这个典故展示了荆轲的英勇无畏和爱国情怀。他为了国家的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去刺杀秦王。虽然最终失败了,但他的精神却永载史册。这个典故也告诉我们,在面对强敌和困难时,要有勇气和决心去抗争和拼搏。同时,也警示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冷静、机智、果断,不可轻举妄动。

负荆请罪

在战国时期,赵国的大将廉颇因战功赫赫,威震诸侯。然而,他对同朝的文臣蔺相如的职位超过自己感到不满,多次扬言要羞辱蔺相如。蔺相如得知后,为避免与廉颇发生冲突,常常称病不上朝,尽量不与廉颇会面。

有一次,蔺相如坐车出门,远远望见廉颇的马车过来,他赶紧叫手下人把车赶到小巷子里,避开廉颇。手下人以为他怕廉颇,蔺相如解释说:“秦王那么厉害,我都不怕,难道会怕廉将军吗?秦国之所以不敢攻打赵国,是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如果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攻打赵国。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是为了赵国的利益啊!”

这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深感惭愧。他脱下战袍,背上荆条,亲自到蔺相如府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负荆请罪,连忙热情地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两人成了好朋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这个典故展示了蔺相如的深明大义和廉颇的知错能改。蔺相如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得失,避免了与廉颇的冲突;而廉颇在得知真相后,勇于承认错误,并向蔺相如道歉。两人最终和解,共同为赵国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以大局为重,不要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团队合作;同时,也要勇于承认错误并改正错误,这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纸上谈兵

战国时期,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从小熟读兵书,谈论起兵法来滔滔不绝,但从未真正参与过实战。赵括的母亲因此担心他缺乏实际经验,难以胜任将领之职。然而,赵王却不听劝告,坚持让赵括代替廉颇担任主将,领兵出征与秦国交战。

赵括一到前线,就按照兵书上的条文来布置军队,调遣将士。他完全不知道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结果陷入了秦军的包围圈。由于赵括缺乏实际作战经验,无法有效指挥军队突围,导致赵军大败,损失惨重。最终,赵括自己也在乱军中被秦军射杀。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实践经验和实际能力同样不可或缺。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无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战斗力。因此,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我们应该注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胡服骑射

战国时期,赵武灵王为了国家的强大,决心进行军事改革。他观察到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作战灵活迅速,具有很大的优势,于是提出了“胡服骑射”的改革方案。他亲自穿着胡服,学习骑马射箭,并推广到全军。这一改革不仅提高了赵军的战斗力,也促进了赵国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交流。

这个典故展示了赵武灵王的远见卓识和勇于改革的精神。他不受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借鉴外族的优秀文化和技术,推动国家的进步和发展。这个典故告诉我们,在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时,我们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点和经验,不断创新和进步。

孟母三迁

在战国时期,孟子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而他的成长离不开其母孟母的悉心教诲。孟母为了能让孟子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惜三次搬家。最初,他们居住在墓地附近,孟子经常看到人们办理丧事,于是学起了哭丧。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孟子的成长不利,于是决定搬家。

第二次,孟母将家搬到了市集附近,但孟子又受到了商贾们的影响,开始模仿他们做买卖和炫耀的行为。孟母再次觉得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孟子的成长,于是决定再次搬家。

最终,孟母将家搬到了学堂附近。这次,孟子受到了学堂中学生们勤奋学习、尊师重道的影响,开始专心读书,后来成为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这个典故强调了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孟母为了孟子的成长,不惜多次搬家,寻找一个有利于他学习和成长的环境。这也告诉我们,作为父母或教育者,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乐羊子妻

在战国时期,乐羊子是一个普通的士人,他的妻子则是一位贤良淑德的女子。有一次,乐羊子在路上捡到了一块金子,便带回家中交给妻子。然而,他的妻子并没有因此而高兴,反而严厉地批评了他。她认为乐羊子不应该贪图不义之财,而应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赚取正当的钱财。

乐羊子深感惭愧,于是将金子归还给了失主。后来,乐羊子决定外出求学,以提升自己的才能和品德。然而,他在求学过程中因为思念家乡而中途返回。当他回到家中看到妻子正在辛勤织布时,妻子拿起剪刀将织好的布匹剪断,并告诉他,半途而废就像这剪断的布匹一样,毫无价值。

乐羊子被妻子的话深深触动,于是再次离开家乡,继续求学。几年后,他学成归来,成为了一位有才有德的人。而他的妻子也因为她的贤良淑德和远见卓识而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赞誉。

这个典故告诉我们,一个人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坚定的信念,不能因为一时的诱惑或困难而放弃自己的追求。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身边那些能够给予我们正确引导和鼓励的人,他们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撑。

朝秦暮楚

战国时期,楚国的使者宋玉在出使秦国期间,由于某种原因需要迅速返回楚国。由于路程遥远,他早上还在秦国,晚上就已经回到了楚国。因此,人们用“朝秦暮楚”来形容变化极快的情况。

这个典故后来引申为形容人反复无常、没有原则的行为。它告诉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保持坚定的信念和原则,不能因为外界的变化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立场和态度。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会适应变化,但适应变化并不意味着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呆若木鸡

《庄子达生》:战国时,斗鸡是贵族们寻欢作乐的一项活动,齐王便是当时的一位斗鸡迷。为了能在斗鸡场上取胜,齐王特地请专家纪渻子帮他训鸡。齐王求胜心切,没过几天,便派人来催问,纪渻子说:“鸡没训好,它一见对手,就跃跃欲试,沉不住气。”过了几天,齐王又派人来问,纪渻子说:“还不到火候,看样子鸡虽不乱动了,但还不够沉稳。”又过了几天,纪渻子终于对来人说:“请你告诉齐王,我花工夫把鸡训好了。”待到斗鸡时,对手的鸡又叫又跳,而纪渻子训好的鸡却像只木鸡,一点反应也没有,别的鸡看到它那副呆样竟然都被吓跑了。因此,齐王用这只鸡和别人斗,自然场场获胜。庄子用这个故事,愿意是指为了说明有些事情不必亶承天生自然之理,经过人为的训练,也能积习成性,达到改造“物”的目的。但是传到了后世,却用“呆若木鸡”来形容人因恐惧或惊讶而发愣的神态,则全用为贬义。

得鱼忘筌

出自〈庄子外物〉:庄子说:“筌(就是一种捕鱼的竹器)所以能捕到鱼,是因为得鱼而忘筌;蹄(捕兔的哭具)都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指语言,言词)所以在意(要表达的意思、事理),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人言哉(就是说深悟其道、专心致意却并不侈于言辞的人,其实难得,故庄子希望能找到这样的人和他交谈)!’”庄子在这里以“得鱼忘筌”“得兔忘蹄”为比喻,并不从消极的意义上使用,承上启下,目的在于比照说明“得意忘言”的道理。后世用“得鱼忘筌”却改变了原本的本意,一般都是有在消极的意义上,比喻办事情一旦达到了目的,便把赖以达到目的的手段忘掉或抛弃。

高山流水

出自于战国时期,郑国列御寇的名篇《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巍巍乎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乎若流水。”春秋时代,有个叫俞伯牙的人,精通音律,琴艺高超,但他琴却只弹出了音符,却少了神韵,少了对音乐透彻理解,他的老师成连先生于是带他到蓬莱岛去找成连的老师方子春,以便给伯牙指导。伯牙来到浩瀚的大海,极目��边,波涛绚烂,而树木郁郁葱葱,飞鸟悲号,伯牙顿时心旷神怡,完全融入了对自然的陶醉之中,音随意转,琴随心动,一首《高山流水》自然的抚于琴上。同王羲之醉后作《兰亭序》一样,《高山流水》也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完全由作者随性而作,表达了作者最真挚的情感和最高的创作水平,堪称绝唱。

一天夜里,伯牙乘船游览。面对清风明月,不禁思绪万千,于是又弹起琴来,弹得正是那一首《高山流水》,琴声悠扬,渐入佳境。忽听岸上有人叫绝,只见一个樵夫站在岸边,伯牙当即请樵夫上船,兴致勃勃地为他演奏。伯牙弹起赞美高山的曲调,樵夫说道:“真好!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当他弹奏表现奔腾澎湃的波涛时,樵夫又说:“真好!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凡伯牙琴声所表达的,樵夫就能感受到,并发出同样的感叹,伯牙兴奋极了,二人融入了同一个世界,一个只有琴声的高雅世界。这个个樵夫就是钟子期,二人成为知己。

后来,子期不幸去世,伯牙悲痛欲绝,认为子期是唯一能听懂他琴声的人,而现在这唯一的知己也离开了。于是在子期的坟头摔了他最心爱的琴,并终生不抚琴,以谢子期。

“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遂成千古绝唱!

高枕无忧

出自《战国策·齐策》:冯谖曰:“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

冯谖是投奔田文的一个门客,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再三向田文提出丰厚的待遇,田文都满足了他。他后来担任了替田文向农民收租的任务,但是他却将所有的契约,免去了农民的负担,为田文在国民中赢得了好的名声,而在田文受到齐王怀疑的时候,田文封地的民众争相迎接。

而冯谖在这个时候说了这样一句话:“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请为君复凿二窟。”他通过让梁国重金聘用田文,从而使齐王害怕田文为梁国服务而使其国家强大,就命请田文为齐国相。于是田文在其后的十年间都在齐国为相。

《战国策》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但因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有很多地方都显得有一定的牵强,其可信性值得怀疑。《战国策·齐策》也是如此,有很多可疑之处,以上的事件未必没有添油加醋之嫌,具体的就不一一在此辨别了。

信息与知识分享平台
基于现代网站理论和E-file技术构建